设备

设备

  • ​​碳化硅长晶炉: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“工业熔炉”​​

    碳化硅长晶炉的技术原理、核心工艺(如PVT、CVD、Lely法等),以及上海知明科技在设备设计、热场优化、智能化控制等领域的创新突破。通过模块化架构、超高温稳定性与定制化服务,上海知明科技已实现6-8英寸SiC晶体的高效量产,助力国产半导体材料打破国际垄断。

​从PVT法到智能调控——解密碳化硅长晶炉的核心技术​
 

碳化硅长晶炉是制备碳化硅(SiC)单晶的核心设备,其技术突破直接决定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性能与产业应用。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升级的关键装备,碳化硅长晶炉通过物理气相传输法(PVT)、液相法(LPE)等工艺,在2000℃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实现碳化硅晶体的可控生长。上海知明科技深耕碳化硅长晶炉研发与制造,以​​高精度温控、低缺陷率、大尺寸扩径​​为核心竞争力,为新能源汽车、5G通信、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高性能SiC衬底解决方案。

 



一、知明产品与技术:覆盖主流工艺的全链路解决方案
 

上海知明科技的碳化硅长晶炉以​​物理气相传输法(PVT)​​为核心,兼容多种生长技术,形成覆盖导电型、半绝缘型SiC衬底的全场景产品矩阵。
 

1. 核心设备与技术路线

​· PVT感应加热长晶炉​
采用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技术(频率2-20kHz),通过石墨坩埚将SiC粉料加热至2400℃以上,形成轴向温度梯度(ΔT=5-15℃/cm),驱动气态SiC组分在籽晶表面凝华结晶。优势:热场均匀性≤±3℃,支持8英寸晶锭生长,微管缺陷密度<0.1/cm²。


​· 液相法(LPE/TSSG)长晶炉​
基于高温溶液法(1600-1800℃),通过籽晶提拉与旋转控制,生长低缺陷密度的4H-SiC晶体。配备磁流体密封系统(MFS),抑制热对流干扰,位错密度<100/cm²。


· ​​CVD化学气相沉积炉​
用于SiC外延层生长,采用等离子体增强技术(PECVD),在100-500mbar压力下实现厚度>100μm的外延层,电阻率均匀性<±5%。

 

2. 关键技术创新

​· 智能热场调控系统​
基于AI算法的实时温度场模拟(每秒1000次迭代),动态调整加热功率与气体流量,将晶锭缺陷率降低至0.05%以下。

· ​​模块化腔室设计​
支持快速切换PVT/CVD工艺模式,腔室更换时间<4小时,适配不同客户工艺需求。

​· 超高温材料技术​
炉膛采用纳米碳化钽(TaC)涂层石墨,在2800℃下抗氧化寿命延长3倍,降低维护成本40%。


 


二、知明优势:技术壁垒与行业应用深度结合

1. 技术壁垒

· ​​温场控制精度​​:轴向温度梯度控制精度±1℃,径向均匀性≤±3℃,优于国际同类设备(±5℃)。
· ​​缺陷抑制能力​​:通过微正压环境(10-50mbar)与旋转籽晶技术,将微管缺陷密度控制在<0.05/cm²。
​· 大尺寸扩径技术​​:8英寸晶锭良品率>70%,较6英寸提升25%。


2. 应用领域

· ​​新能源汽车​​:6英寸导电型SiC衬底用于主驱逆变器,使电驱系统效率提升5%,体积缩小40%。
· ​​光伏储能​​:半绝缘型SiC衬底制备的射频器件,支撑25GW以上光伏逆变器高频开关需求。
​· ​5G通信​​:4H-SiC基GaN HEMT器件,实现65W/mm²功率密度,应用于毫米波基站。
· ​​航空航天​​:耐高温SiC单晶用于卫星热控组件,在-196℃至300℃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。


 

3. 工业级服务能力

· ​​全流程支持​​:提供从设备交付、工艺开发到量产爬坡的“交钥匙”服务,平均交付周期缩短至60天。
· ​​数据互联平台​​:设备运行数据实时上传云端,客户可通过AI模型预测晶锭质量,减少试错成本30%。

 


三、结语
 

碳化硅长晶炉作为半导体产业的“战略级装备”,其技术突破直接关乎国家产业链安全。公司以​​PVT工艺为核心​​,融合智能调控、模块化设计、超高温材料等创新技术,构建了覆盖6-8英寸SiC衬底的全场景解决方案。在新能源汽车、光通信、国防科技等领域的爆发式需求下,我们将持续推动设备迭代与工艺优化,助力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
 

​立即联系技术团队,获取定制化碳化硅长晶炉解决方案!​